close

2018121912285422.jpg

 

 

 

長假即將到來,我太太問我,有想去哪裡走走嗎?繽紛韓國首爾追星、峇里島派對狂歡、長灘島陽光沙灘和水、新加坡天空樹、澳門怡情小賭、或是香港血拼等等?

我想了想並回答道,我還是比較喜歡日本。

 

為什麼喜歡日本

這些日子來,我回想起來,為什麼我喜歡日本,當然除了交通便捷、安全和人民友善可親外,我更鍾情的,倒不是她高聳入雲的晴空塔、環球影城、迪士奈樂園、或子彈列車…等等,而是我喜歡這個國家保存良善的文化、優雅的氣氛、和有素養的人民、及尚未被開發破壞殆盡的自然景色。

 

在紐約、上海、台北、東京、曼谷、香港、洛杉磯等等這樣的大都市,對現階段的我來說,它們活像是個連鎖店般的大都市,街頭的景物、商店和餐廳,充斥著麥當勞、星巴克、7-11、Hard rock café、TGI FRIDAYS、Dior、GUCCI、Burberry、周大福…無數的跨國餐飲、服飾、彩妝和珠寶等等,常常會給我一個錯覺,我到底是在台北東區,還是在國外?

 

也許要真的走到市郊,才有喘息的機會看到這城市原本吸引人的面貌吧。

 

在日本,觀光和服務業帶動的相關產業收益,相當的可觀,如同 郭台銘先生口中的製造業,製造業的價值不在製造業創造出來的毛利而已,而是製造業後續造成的群聚效應,帶動城市經濟的發展,那才是可觀驚人的。

舉世界各地來訪日本的旅客來說,大家更愛的是她那保存良好的自然生態和山光水媚、細緻的紅楓、落雨繽紛的櫻花、暖心的嵐山溫泉等等,經百年、千年而屹立不搖的古剎寺廟、和人文匠心。其次才是那繁華的城市、遊樂園和藥妝。

 

 

眼光看得夠遠,才會懂得文物的保存

有這樣的自然景觀和古文物保存,也許多見於日本政府當時的眼界,一、二戰期間,日本政府非常的積極及侵略性的開採及奪取鄰國的天然資源及礦產(道德來說,當然是不可取),卻幾乎不動到日本國土內的山林水秀資源一塊,這讓我想到美國現今對國內戰備儲油和礦物開採近乎停滯,卻很積極的採買和消費國外的原物料和石油,不謀而合。

當時日本除了戰略考量外,也可能是源自對自己文化和自然生態的珍惜,像是明治維新西化般,全力的學習和打造英美的船堅炮利外,更重要的是保存自己的文化和根基,不至於迷失掉了自己。

 

見樹不見林的我

記得小時候,逢祭祀的節日來到,父母親帶著尚為高中的我來到寺廟團拜,遙想著祖先、神祇和好兄弟們,我們將許許多多的祭祀物丟入大火裡焚燒,隨著黑煙裊裊飄向遠方,我們希望可以帶給在另一端的先人,我們的心意和思念。

 

但看著一袋袋的白米、水果、銀錢和紙具被丟入大火裡焚燒,那時候尚為年輕氣盛的我,面露非常的不悅和鄙視的眼神,甚至是到了不能諒解的地步,我生氣的問道爸爸,「大家都知道這樣的行為是虛無的、是假的、是浪費資源的,為什麼我們還是在作這樣的粗鄙的行為、燃燒可以吃的食物?我們跟原始食人族部落的殺人祭天、擊甕叩缶和飲血茹毛,我們高明了多少?多少非洲大陸的人們沒有食物和乾淨的水可以喝,我們卻在這裡燃燒食物!我討厭這樣的文化!我們拜的神明喜歡我們這樣燃燒食物嗎?!」

 
設定取消廣告分潤

 

只記得父親那時候淡淡的跟我說一句:「這是我們的文化,你要試著學會尊重。」

 

原來,我也在尋找文化

十幾年過去了,我也成家立業,有了自己的小朋友,這些年來我也帶著妻小走訪國內外各地。漸漸的我發覺,我喜歡造訪的地點都是自然山野、富含文化的古剎寺廟,或是走訪原民的祭典,聽著他們訴說著光陰的故事,自然、純真、不矯作,尚未被大都會和全球化,這些原始面貌的文物越見流失也越彌以珍貴。

我珍惜,因為我怕來不及讓下一代知道。

 

前些日子,國家地理雜誌前來採訪台灣的大甲媽祖繞境,和Discovery頻道也前來專訪台灣平溪放天燈、鹽水蜂炮、炸寒單…等等台灣習俗文化,引起國際媒體和文史工作學者關注,並視為非常珍貴的台灣文化。在我們僅剩不多的史料文化裡,過去這些年來還被粗魯的對待,甚至被貼上標籤為庄腳人和鄉愿村民的儀式祭典,上不了檯面。我們是不是忘本了,近廟而欺神,往往還需要外國人來告訴我們自己文化的重要性?

 

 

我看輕過自己的出處

在中學時候,我拜讀了已故大師 柏楊先生的書籍 ---「醜陋的中國人」。那時候的我讀來非常的義憤填膺,簡直像是一拍即合般,之前隔靴搔癢般總抓不到位,現在竟然有一本書可以這麼精確地說出我內心深沉的感受!我們像是恨鐵不成鋼般,總覺得環繞周圍的都是粗陋的文化。我們該像是好萊塢影集般,舉凡食衣住行育樂,都該向美日英法學習,擁有高水準的國民素質,急起直追,超英趕美!

 

但現在想來,那是自卑。自卑後的憤怒,讓人見樹不見林。

我們該回到尊重自己文化的本身,不是落於羨慕外國月亮的美好,一昧的看輕自己的出處,畢竟子該是不嫌母醜的。

 

 

正名運動在進行著

直到好幾十年前,我們還在試圖推翻自己的台灣文化,我們鄙視這塊土地上的語言,台語、客語、原住民語等等、宗廟民俗、八家將、陣頭、布農族打耳祭、蜂炮等等。如今,或許政府漸漸的意識到了這是我們最彌足珍貴的台灣文化,才漸漸還給她該有的尊重和正名。

 

當然這些民俗活動或許有資源浪費,有些也確實是背經叛離該予以矯正,但整體來說,後續帶來的經濟效益、民眾團結、宗教社會人心穩定而有心靈寄託方向,及文化的保存,是無可計量的加成。

 

試著想想,你會要求

西班牙奔牛節該取消嗎?

美國內華達州沙漠的火人祭危險,該被取消嗎?

日本神奈川崎神社的陽具節,低俗不堪入目該被取消嗎?

夏威夷的放水燈和泰國的清邁天燈節也不符環保自然概念,該被取消嗎?

緬甸克揚族婦女的長脖子及佩戴數十個銅頸圈,該被強行思想改造,解放嗎?

 

那為什麼我們會認為自己的八家將文化是三教九流的?

 

 

文化的多樣性,繫著你我世界的精采程度

試想一整個世界和文化被統一,全像是倫敦或是雪梨大都會般,那會是多麼乏味而失去生物的多樣性阿!就達爾文演化的觀點來說也不該是這樣。
設定取消廣告分潤

 

 

滷肉飯、珍珠奶茶、蚵仔煎、彰化肉圓、牛肉麵、臭豆腐、阿美族豐年祭、乩童問卜、頭城搶孤、鹽水蜂炮、東港燒王船、炸寒單、鹿港的送肉粽、義民祭、二結王公過火、大稻埕霞海迎城隍、乞龜保平安、歌仔戲等等,別再說這樣的食物和祭典不登大雅之室了,這些都是我們台灣最重要的文化資產。而我們首要的目標,應該落在怎樣將這文化保存、走入精緻和推向國際,不是用半洋化的眼神來鄙視自己台灣文化的珍寶,還要外國人來提點我們她的重要性。

 

 

法國人伏爾泰:「我不同意你的說法,但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利!」

而看不慣這樣台灣鄉間民俗文物的高雅人士、士紳名流和出入富貴的名媛,應該要意會到生物多樣性和宇宙趨於最大亂度的自然法則,你可以不喜歡,但是要給予尊重;不然在我看來,這樣的「高雅人士」都像那時候還尚在中學的我,只是半調子一個,離「高雅」一詞還遠的很。

 

(作者為 義大/群英/枋醫 整形外科醫師)

arrow
arrow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楊沂勳 醫師 的頭像
    楊沂勳 醫師

    楊沂勳 整形外科醫師

    楊沂勳 醫師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